前言
在前往中国之前,我有了一个想法,尝试使用矿区的煤炭作为新作品的材料。我测试了将其作为颜料与阿拉伯胶混合使用,结果很有希望。我也想过要雕刻它,但是当到达煤炭坝时,煤炭并不容易找到,收集到的碎片都很小。矿区关闭后,实际上该地点的原煤已经被清空了,这些原煤被用作燃料或出售。因此,我很快放弃了制作雕塑的项目,而专注于绘画项目。当矿区的地下长廊也可以被探索时,可能会找到更大的煤炭块,如果我再次来到这里,雕塑项目就可以实现。
对于制作颜料,首先用砖头捣碎煤炭碎片,经过筛子处理后得到的粉末仍然太粗糙,用玻璃研磨杵研碎几个小时后,才能与粘合剂混合。我选择了传统的、自然的和生态的粘合剂:阿拉伯胶和亚麻籽油。于是创造了一种新颜色——“煤炭坝黑”。
我所有的画作都是在木板上完成的,我首先选择了工作室里可用的画板,这些画板刷了两层白色石膏并被粘合,这与我的画作的目的和材料选择逻辑相一致。此外,这些画板的大小与我在法国经常用来绘画的纸板支撑物大小相同。颜色范围被故意限制在“煤炭坝黑”和画板现有的白色底上。有两幅画作例外,它们添加了另一种来自地方土壤的颜料,我简单地将其命名为“煤炭坝土”。这种红土是周围乡村土壤的特征,颜料是从与煤炭相同的研磨过程中获得的,它们是两种来自同-片土壤的材料,对应着不同的地质时代和当代象征意义。这意味着将煤炭从其作为燃料、污染能源的过程中转移出来,作为颜料用于绘画,对我来说是一种思想意识和诗意的行为。
今天煤炭的美学品质将我们与这种沉积岩相关的不同历史联系起来:地球的地质历史(石炭纪)、工业历史、煤矿历史、矿工历史、全球变暖和煤炭开采产生的污染历史。在许多国家这些仍在发展,用煤炭绘画也将我们与绘画中的“黑色历史”整个联系起来。
莎拉·文丘里
莎拉·文丘里:虚像的“真实”
莎拉·文丘里这次将向我们展示了在湖南煤炭坝镇里创作的摄影、影像、绘画、材料创作、修复等多组作品,充分展现了根茎式的序列发展的艺术创作模式。由于莎拉个人艺术的丰富性和特殊性,它以个案的形式向中国观众展现出法国艺术的丰富厚度;她深入介入到中国城乡,真实地与当地人和物进行互动,提供了一种对等跨国度驻地艺术的参考。
尽管艺术全球化变成了一种整体趋势,但当它真正发生的时候,也展现了跨文化交流的困难。莎拉与煤炭坝是一次真实的相遇,但她的作品又包含了一种时空上的错位,以及主客体的反复颠倒和相互映照。她巧妙地把语言、文化断裂转化成一种对“真实”求知和泛灵关怀,在错位中创造出一种迷幻般的“昨日重现”(Deja vu)。最后,又通过新的偶然把它再次“矫正”成现实。她在虚像中投射“真实”,使虚像的“真实”可以在现实中得到重叠。而,正是这种重叠带来了一种真实与梦境之间的错位感。
如此,我们又从她身上得到了一个我们历史中的“反题”:“真作假时假亦真”。但最终,文化误读使得真假不再重要。这因此变成了一次彼此间的“延异”。
王易易













Artists
参展艺术家

莎拉·文丘里
Sarah Venturi